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ACC2008]灵魂的召唤,抑或是命运的安排?——亲人逝世纪念日猝死危险显著增加 周玉杰 杨士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100029

作者:  周玉杰杨士伟   日期:2008/3/29 17:03: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来自ACC’08年会(Chicago, America)的最新报道:研究发现,亲人(尤其是父母)逝世纪念日猝死危险显著增加!

来自ACC’08年会(Chicago, America)的最新报道:研究发现,亲人(尤其是父母)逝世纪念日猝死危险显著增加!

猝死(sudden death)是指在“健康人”或疾病恢复期患者症状发作1小时(也有人建议6小时或24小时)内突然出现的死亡,最常见的死因是致命性心律失常。在所有心源性死亡患者中,猝死所占的比例高达50%,因此猝死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来自Central University of Venezuela 的Ivan Mendoza博士在刚刚召开的ACC’08年会(Chicago, America)报告了一项最新的试验结果。研究人员连续观察102例猝死患者(年龄37-79岁),对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学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且令人震惊的现象,13例患者(13%)在父母因外伤逝世的纪念日那天猝死,其中7例死于父亲逝世纪念日,5例死于母亲逝世纪念日,还有1例死于双亲逝世纪念日(父母死于同一天)!而没有1例患者在其他亲人逝世纪念日猝死。更有趣的是,近1/3(4例)的患者与逝世的亲人死亡年龄完全相同!另外,在这13例猝死患者中有10例(80%)为男性。导致这一现象的机制尚不得而知,造成男、女性别差异的原因也有待进一步研究。究竟是灵魂的召唤,抑或是命运的安排?显然都不是。另一位来自Central University of Venezuela 的研究人员Juan Marques博士对此解释说:亲人逝世纪念人对许多人而言都是一种心理或情感的应激(psychological or mental stress),在基础心脏病或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或吸烟等基础上,儿茶酚胺的大量释放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是导致患者猝死最可能的原因。女性易感性低则可能与某些特殊分子的保护机制有关,如雌激素和Gi蛋白反应途径。

Ivan Mendoza博士总结时指出:每个人终其一生都不可能完全回避心理或情感应激,该研究的意义在于提醒人们,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治疗患者,不仅治疗躯体疾病,也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化危险因素适时地进行心理管理和行为支持,以减少应激。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acc2008心理应激情感应激猝死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